太阳集团tyc组织观看中原大讲堂专题节目《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
日期:2023-01-02  作者:张健  浏览量:

1月1日,公司辅导员老师组织各班级员工观看了由河南省社科联李庚香主席主讲的中原大讲堂:太行山传奇——红旗渠十讲之五:团结协作:“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1.jpg


2.jpg


3.jpg


11.jpg


河南省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属于严重干旱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林县的缺水问题。1959年夏天,林县县委提出,从林县穿越太行山到山西,斩断浊漳河,将水引进林县,彻底改变林县的缺水状况,从1960年2月红旗渠修建正式开工,到1974年8月工程全部竣工,10万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顶酷暑、战严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万仞壁立、千峰如肖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

红旗渠工程1960年开始施工时,面对困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全县干部和群众宁愿苦干也不苦熬,宁愿眼前吃苦也要换来长久幸福,宁愿自力更生、群策群力也不等靠要、单纯依赖国家。面对资金缺乏、物资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修建红旗渠的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产,每一分钱、一袋水泥、一个钢筋头、一根锤把子都做到了物尽其用。面对一切艰苦的条件,建设者们自带工具、自备口粮,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涌现出像马有金、路银、任羊成、王师存、李改云、郭秋英、张买江、韩用娣等一大批红旗渠建设模范。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忘我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1.jpg


2.jpg


3.jpg


4.jpg


在观看了大讲堂之后,全体师生纷纷表示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作为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做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来回报社会与国家。